理工小财子们上党课啦!为进一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帮助当代青年厘清历史脉络,听清时代声音,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伟业,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天津市“四史”讲师团成员、天津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安宝老师以及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潘彩霞老师为大家讲解本次党课,相信同学们在这节党课上一定收获满满!
第一节:追忆百年觉悟,探寻选择初心
安老师以“追忆百年觉悟,探寻选择初心”为主题,通过觉悟青年-五四时期的先进分子、觉悟诞生-寻索社会改造之途、觉悟环境-一次战争 一次革命这三方面,讲述了我们经历了慎重考虑甚至是论战,最终从众多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首先,为理清思维脉络,安老师提出以下五个问题:
“创办青年社的年轻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是不是只有一种“主义”可以选?”
“这群年轻人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初心是什么?”
“选择马克思主义是理性选择还是感性选择?”
“哪些因素影响了当时这群年轻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通过总结这五个问题可以形成一个大问题——五四先进青年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也可以说是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这是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也是人民之问。
接着安老师和我们一起仔细剖析了先进青年从“那些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的选择过程,并得出了四个结论,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是相通相契、相异互补的、马克思主义能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中国人的双重诉求,无政府主义等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坚定了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决心。而让我们真正的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的失败成为了革命开始的导火索,还让人民深刻的意识到了弱国无外交的耻辱,直到十月革命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最后老师给予了我们深切的期盼,“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希望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收获日志
安老师谦和亲切的讲解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了“觉悟”是一个思想过程,是一个精神层次的提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人生机遇,也让我们明白了当代青年的奋斗目标从来不是以个人为单位、以学校为单位,而是以国家为单位、以信仰为单位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当代青年我们共同的国家,共同的信仰将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
第二节:忆主席成长路,培塑卓越人才
首先潘老师是以“忆主席成长路,培塑卓越人才”为主题,围绕“青年卓越人才的培塑是时代的战略课题、习总书记的成长之路和领袖核心能力的锤炼、青年卓越人才领导核心能力养成的思考”这三个部分内容,向我们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艰辛困苦的过往经历使之思维境界的不断提升最后造就了今日成功的历程。

其次潘老师以习总书记在国际上收获了“曼德拉式的政治人物”、“新的地缘政治大师”等称号为引,向我们展现了习总书记宽和大气,亲人善邻的特点。之后,潘老师通过一个梯形图表向我们展现了领导者的核心能力是以领袖核心能力为引领,以中高层核心能力为关键,以基础核心能力为基础保障构建而成。
再次潘老师提出“习总书记为什么“能”?”,习总书记的成功是与逆境成长的磨砺、人民群众的抚育、人民群众的厚爱、人民群众的支持分不开的。“天大地大,人民最大”必然会成为习总书记真挚人民情怀的鲜明标志,也使之成为有作为有担当的国家改革发展战略家,成为名副其实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

最后潘老师还向我们推荐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这本书是当代青年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鲜活教材,立志成才的重要典范,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潘老师告诉我们,作为新时代成长的青年人,品读此书能够“从小故事中读出大智慧,从口述史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
收获日志
潘老师的讲解既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又拉进了与同学们的距离。通过潘老师的讲解使我们了解到了前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了我们身上所肩负的时代重任以及国家对青年卓越人才的需求,也让我们00后也感受到了社会需要的使命感,向前辈致敬,向前辈学习,坚定信仰,一往无前。
课后感悟
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充分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以后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也更需要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四组 信工2001 杨飞飞
谁也没想到天津火车上青年们的一次交谈促成了一个团体的成立,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展开,之后心系国家的青年们成立了觉悟社,为了将国家从水深火热挽救出来,为了寻索社会改造之途,觉悟就此诞生。
那段时期青年的理念与当代青年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往昔挽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今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总书记也曾言:“青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吾辈青年更应不负时代,涌立时代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
——第三组 计科2001 王常兴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希望同学们
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
静下心来刻苦学习
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
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
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
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在不断学习中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来!
理工学院学生党校
2020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