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培养方向简况表
姓名 |
王朕 |
性别 |
男 |

|
出生年月 |
1981.02 |
民族 |
汉 |
专业技术职务 |
讲师 |
定职时间 |
2016.10 |
行政职务 |
教研室主任 |
是否 博导 |
否 |
党派组织 |
群众 |
移动电话 |
|
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 |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YOCSEF天津AC委员 |
所属二级学科 |
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主要研究方向 |
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可视化与可视分析, |
研究方向价值 |
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是人工智能方向的核心内容之一,重点研究以机器学习为基础的视觉识别与理解的算法与系统开发,以及多样化的模式识别与理解应用研究。本团队在此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开发的工业在线视觉检测系统已被应用于大型国企单位,研发的口腔CT医学影像技术经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是研究信息的视觉呈现、交互方法和技术的学科。可视化的数据对象目前正从传统的单一数据来源扩展到多来源、多维度、多尺度的数据;可视化的用户正从专家用户扩展到广泛的非特定群体,同时研究更为强调方法的可扩展性和开发的简捷性。本团队对于海洋和气象数据的流场流线可视化方法、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可视分析,人脸面部肤质的可视分析与评测等研究方向取得一系列成果,论文发表于CCF A类期刊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
电子邮件 |
wangzhen点tjufe点edu点cn (发邮件时将“点”替换为“.”) |
|
|
|
|
|
|
|
|
|
一、代表性科研成果(限填10项以内)
本人代表性科研成果(论文、专著、科研成果、获奖、专利、著作权、译著) |
序号 |
名称 |
时间 |
成果发表刊物(代表性以上)或著作出版单位等 |
备注 |
1 |
一种高精度口腔CT成像系统 |
2020.9 |
科研成果鉴定单位:天津市科学技术评价中心 |
国际先进水平 |
2 |
Image-based facial pore detection and visualization in skin health evaluation |
2019.8 |
Journal of Visualization |
排名第一 |
3 |
融合皮肤色素分布特性及最佳尺度的毛孔检测及评价, |
2019.6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
通讯作者 |
4 |
DBP重建算法插值校正CT金属伪影 |
2019.1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
排名第一 |
5 |
一种特殊彩色空间中的面部皮肤缺陷检测算法 |
2018.3 |
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排名第一 |
6 |
口腔CT图像三维诊断与分析软件V1.0 |
2019.3 |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0SR0725195 |
|
7 |
口腔CT中牙齿金属填充物伪影去除软件V1.0 |
2019.3 |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2020SR0725668 |
|
8 |
口腔CT图像数据存储与共享软件V1.0 |
2019.3 |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20SR0733926 |
|
9 |
结合CT迭代重建算法的GPU加速软件V1.0 |
2019.3 |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20SR0725689; |
|
10 |
基于拼接图像的先验知识的口腔CT图像重建软件V1.0 |
2019.3 |
软件著作权登记号: 2020SR0725682 |
|
二、校级以上教学成果(限填5项以内)
本人校级以上教学成果(省部级统编教材、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改项目等) |
序号 |
名称 |
时间 |
成果鉴定、颁奖与采用部门或发表刊物与出版单位 |
备注 |
1 |
动态三视图的实现与VR演示 |
2019-2020 |
天津财经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
|
三、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情况(限填5届)
指导研究生情况 |
时间 |
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名称(类型) |
经费 (万元) |
人数 |
发表论文或获得的专利、著作权 |
获学位 人数 |
2016-2019 |
高精度低剂量口腔CT成像技术研究(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10 |
1 |
中文核心论文2篇,软件著作权5项 |
1(共同执导) |
2018-2020 |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职业预测分析(横向) |
10 |
1 |
SCI论文1篇,中文核心论文2篇,申请专利1项 |
1(共同执导) |
2020- |
气体智能监管系统第一期建设(横向) |
30 |
1 |
进行中 |
|
2020- |
刮板输灰装置自动化视觉检测系统(横向) |
8.8 |
1 |
进行中 |
|
2021- |
人工智能通用平台开发(横向) |
10 |
1 |
进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