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天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学生科技素养和编程实践能力,提升理工学院本科专业的学科竞赛水平,2024年11月至2025年6月,理工学院软件工程与智能技术系对第十六届蓝桥杯竞赛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和精心组织,选派了邢恩军老师全程负责校内选拔赛、市赛报名等竞赛辅导和考务相关工作。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我院承担了蓝桥杯大赛本校学生的市赛考点工作。
本次大赛我院共有100名本科生参与。其中,50名学生在市赛中取得了佳绩。陈宇翔等8名学生获得了市赛一等奖并取得了参加国赛的资格,夏睿翔等11名学生获得了市赛二等奖,罗震等31名学生获得了市赛三等奖。
市赛获奖名单如下:
1 |
陈宇翔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2 |
邓宇涛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3 |
张楷进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4 |
李思帅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5 |
周志宇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6 |
杜陈杰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7 |
朱骏男 |
Java 软件开发大学 B 组 |
一等奖 |
8 |
毛昊川 |
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一等奖 |
9 |
夏睿翔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0 |
朱浩男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1 |
李钧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2 |
李子建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3 |
宋宗坤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4 |
杨晨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5 |
孙甲蕾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6 |
张浪芹 |
Java 软件开发大学 B 组 |
二等奖 |
17 |
张世杰 |
Java 软件开发大学 B 组 |
二等奖 |
18 |
张皓然 |
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19 |
王亚飞 |
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二等奖 |
20 |
罗震 |
C/C++程序设计大学A 组 |
三等奖 |
21 |
郭雨睿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2 |
张桐恺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3 |
彭圣雯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4 |
檀静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5 |
李怡昕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6 |
黄庆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7 |
包秀扬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8 |
赵朋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29 |
吴顺成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0 |
蒙敬林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1 |
袁恩祈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2 |
张力琰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3 |
郑沐雪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4 |
董凡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5 |
许少婷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6 |
刘乐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7 |
李海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8 |
赵秀琪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39 |
张逸然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0 |
邢玉航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1 |
张博文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2 |
毛世东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3 |
李婷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4 |
袁千淼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5 |
王舒淇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6 |
赵鑫昊 |
C/C++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7 |
李梓萱 |
Java 软件开发大学 B 组 |
三等奖 |
48 |
李东霖 |
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49 |
陶思淇 |
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B 组 |
三等奖 |
50 |
杨常婧 |
Web 应用开发大学组 |
三等奖 |
在本次大赛中,我院参赛选手展现了良好的竞赛风貌,提升了编程实践能力,坚定了专业学习信心。软件工程与智能技术系也在此次大赛中展示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和大赛组织管理能力,为我院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推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实施夯实了基础。
今后,我院将坚持把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推动竞赛培训工作规范化、体系化,完善学科竞赛机制,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强”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全面提升学生的编程实践和专业创新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工科专业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