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7日,“创新融合 智慧共享”2025年京津冀高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在天津工业大学启幕。展览以动态展演与静态展示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呈现新工科领域在技术突破、产教融合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为高等教育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理工学院唐承秀院长带领学院师生代表走进京津冀高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与京津冀高校师生共话创新,展示了我院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前沿成果。

我院教师积极提交创新成果,王朕老师团队的“智慧交通背景下的路面病害检测模型与系统研究”项目,深度融合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技术,基于改进的YOLO系列目标检测模型,构建了一套高精度、自动化的路面病害检测系统。系统通过上位机平台实现实时识别与精准标注,可高效检测裂缝、坑洼等复杂交通场景下的路面损伤,为智慧交通的安全运维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由王朕老师主编的专业教材《人工智能导论及工程案例》也参加了本次新工科创新成果展。


我院任春明、邢恩军老师指导的,由李瑞豪学生团队负责的“校园安防巡检机器人研究与设计”项目,展现了物联网与机器人技术在校园管理中的创新应用。该机器人搭载树莓派5+OPENMV视觉模块及20余个环境传感器,通过ORB-SLAM算法实现精准建图与定位,可自主完成周界入侵监测、设备巡检(电力、暖通)、环境监控(空气质量、温湿度)及应急响应(火灾、气体泄漏)。其多模态感知与实时预警能力,显著提升了校园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我院严冬梅老师团队展示的《神农AI健康管家》项目是融合传统中医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管理平台,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中医药服务的现代化水平。项目通过构建中医药知识数据库、智能症状分析、个性化用药推荐和智能问答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展览期间,我院教师与京津冀高校代表围绕“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展开深入研讨。学生们也通过观摩兄弟院校的成果,拓宽了视野,激发了创新灵感。从智慧交通到校园物联网,理工学院的创新成果彰显了“技术驱动、服务社会”的科研理念。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跨区域合作,为新工科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理工智慧。